M44:血戰硫磺島

這本來只是一座人煙罕至的寧靜火山島,但是卻不幸注定成為人間煉獄。

1945年二月,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日本南方的硫磺島,美日雙方在此地展開猛烈激戰。日軍在這座只有21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搭建碉堡、鋪設地雷、架設數百座機槍陣地、挖掘山洞和複雜的地下通道,將這座小島改建成天然要塞。尤有甚者,在沒有空軍和海軍的支援補給下,所有守軍都抱著寧死不降的決心。美軍則派出大量精銳陸戰隊,以海空優勢支援,勢必奪下這座島。

對美軍而言,這座小島具有極高戰略價值,因為若要不受干擾地直飛日本本土進行轟炸,硫磺島是最佳選擇;對日本而言,硫磺島也具有極高戰略意義,島上守軍可以提前對本土發出空襲警報,讓戰鬥機有充裕時間出發攔截。除此之外,這座島是日本國土,若被攻佔,對於士氣有極大影響。當時的日本國防大臣(也是後來的戰犯)東條英機便特別訓示硫磺島的防衛指揮官:「全國上下都將注視這個島的守衛」,而這也預示了守軍的最終命運。

44年回憶錄」(簡稱M44)繼「歐洲東線」和「地形擴充」 之後,出版了第三個擴充集:「太平洋戰場」。「血戰硫磺島」就是其中一個場景,也是我們首先嘗試的場景。

這套擴充集仍然使用相同的「紙牌戰區機制」,日本軍隊同樣分成步兵、坦克和大砲三類,但是日本步兵具有一些「特殊能力」:(一)大和魂:「必須」忽略第一個撤退骰。若地形已可忽略一個撤退骰, 則「必須」忽略兩個撤退骰。若在山洞地形,則「必須」忽略所有撤退骰,抵死不退就對了。(二)精神教範:滿額時近戰骰 +1,這對敵人而言相當恐怖。(三)天皇萬歲:走兩步也可以近戰,就像是邊喊邊衝鋒。另一方面,所有美軍都是受過精銳訓練的陸戰隊,所以美國玩家出牌後,可以多指揮一個單位。

這套擴充集還加入了一些新地形和附加規則。「血戰硫磺島」場景主要用到的新地形是「山洞」,這是對防禦方非常有利的地勢。日軍步兵能躲藏在山洞,極有效地抵擋美軍步兵和坦克的攻擊。而且山洞都是彼此互通,日軍可以迅速移動,神出鬼沒地發動攻擊。美軍若要減低傷亡,最好是派工兵和火焰噴射車,逐一掃蕩那些死守在洞裡的敵軍,然後再一勞永逸地將這些可惡的山洞一一封住,當然這過程極為艱辛。

歷史上,雙方經過一週鏖戰,美軍陣亡將近七千人,受傷約兩萬人,終於攻下島上最高峰(海拔166公尺),佔領了硫磺島。日軍傷亡更慘重,島上原本駐守兩萬兩千名士兵,最後僅存活1083人。硫磺島也因此得到一個別名:太平洋戰爭中的「絞肉場」。

遊戲場景也的確能使人感受當年慘烈的戰況。美軍派出龐大部隊攻山頭,每次眼見即將攻佔,卻又被死守洞窟的日軍擊退。如此反覆衝殺,一場打下來,雙方陣亡的小兵模型也堆得像是小山一樣。

附帶一提,Clint Eastwood正在導演有關硫磺島戰役的影片。特別的是,他同時拍攝兩部,一部叫做「Flags of our Fathers」,這是從美國的觀點說故事;另一部名為「Red Sun, Black Sand」, 這是從日本的角度看這場戰爭,編劇和主要演員都是日本人,全劇以日語發音。換言之,這兩部片是分別從雙方觀點來看同一個歷史事件。我不知道美國人是不是能 拍出所謂「日本觀點」,不過硬漢科導近年來的確拍出不少佳作,這兩部片應該在這兩年就會上映,也許值得有興趣者拭目以待。

 

參考圖片:

硫磺島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張照片。科導的Flags of our Fathers影片中,對此照片中的人物與事件提出深刻的省思。

根據照片建立的紀念雕像,從前景可以看出這座雕像的大小。

硫磺島的地理位置

雪曼坦克改造而成的火焰噴射戰車

美軍士兵作戰前的禱告

日軍的地底隧道

戰場遺跡,被火焰噴射器燒到彎曲的機槍

日軍在島上使用的戰車


歡迎至TDS論壇討論本文